認識我們  |  聚會時間  |  行事曆

講道見證

主日信息

儆醒與查驗

2016/01/10
錢黛芙牧師

「以色列人對基甸說:你既救我們脫離米甸人的手,願你和你的兒孫管理我們。基甸說:我不管理你們,我的兒子也不管理你們,惟有耶和華管理你們。基甸又對他們說:我有一件事求你們:請你們各人將所奪的耳環給我。(原來仇敵是以實瑪利人,都是戴金耳環的。)他們說:我們情願給你。就鋪開一件外衣,各人將所奪的耳環丟在其上。基甸所要出來的金耳環重一千七百舍客勒金子。此外還有米甸王所戴的月環、耳墜,和所穿的紫色衣服,並駱駝項上的金鍊子。基甸以此製造了一個以弗得,設立在本城俄弗拉。後來以色列人拜那以弗得行了邪淫;這就作了基甸和他全家的網羅。」(士師記八:22-27)

  基甸,是一位在〈士師記〉中膾炙人口的人物,他戲劇化的經歷與人生,留給我們深刻的印象。神呼召他時,他十分害怕,神卻稱他為大能的勇士。他帶著極少的300人打退了強大的米甸人。他更為了查驗神的旨意,一而再、再而三地要神給印證。凡此種種,都讓我們看見基甸,是在他那個世代被神重用的人。然而這樣一位以色列的民族英雄,何以竟會鑄下這樣嚴重且不可逆轉的錯!讓人除了不勝唏噓,更想一探究竟。深信神把基甸的成功與失敗,這樣毫不保留地告訴我們,必有祂的心意,也願我們能從基甸的身上,看見神對我們的提醒。

一、基甸造的以弗得

  當基甸帶領以色列人擊退了米甸人之後,以色列人當然感念他的功勞,而希望基甸能一直管理帶領他們,可是基甸卻說:「我不管理你們,我的兒子也不管理你們,惟有耶和華管理你們。」基甸沒有要以色列人尊他為大,他非常明白,惟有耶和華神才是他們的管理者,基甸的心純正,想法正確。可是接下來,他要求以色列人把他們得來的戰利品,許多的金子,交出來。

  基甸把這些交出來的金子,鑄造了一個金的以弗得。以弗得是祭司供職時,穿在胸前狀如圍兜的物件,上面鑲了12塊寶石,這以弗得裡面放了兩樣東西,烏陵和土明,用來斷定事情。基甸造了一個金的以弗得,意在要以色列人明白,以後我不在你們當中斷定事情,但神為你們斷定管理你們。他為了要強化這樣的想法,遂製造一個金的以弗得,設立在俄弗拉城。基甸的舉動,不能說他不是用心良苦。他要以色列人明白,是神管理他們。但令人惋惜的是,這樣的舉動竟造成無法挽救的悲劇!

  經文說:「後來以色列人拜那以弗得行了邪淫;這就作了基甸和他全家的網羅。」基甸造的以弗得,不但造成以色列人犯下邪淫的罪,更使他自己的家也受害。後來基甸的七十個兒子都被殘殺了!怎麼會這樣!基甸做錯了什麼?他不是目標正確動機純正嗎?這不就是那位曾經帶領以色列人擊退敵人的傳奇人物嗎?他怎麼會犯下這麼嚴重的錯!不但殃及整個以色列人,甚至更禍延子孫!

二、基甸的失敗

  基甸的失敗給了我們許多方面的思考,首先,我們要明白,聖經中言及試探一詞時,它最典型的呈現方式就是:正確的目標,但引誘人用錯誤的手段或途徑來達成。基甸要以色列人明白是神管理他們,這是對的是好的,但他用錯了方法,致使以色列人乃至他自己的家族,都受害。

  我們不禁要問,基甸剛出來服事神時,他多麼謹慎查驗神的心意,為什麼在這件事上,他不再小心查驗?他是以色列人,太了解以色列人會拜偶像的惡行,這金鑄的以弗得,不是會給以色列人帶來極大的拜偶像的陷阱?基甸的糊塗,令人費解與惋惜。

  而他身邊的人,為何也都沒有人提醒他?或者當百姓「情願」照基甸所要求的,把戰利品交出來時,已說明了,大家對他的信任和依賴,以致言聽計從。當人到了為眾人信服時,其實對他而言,更需儆醒與謹慎,因為再也不會有從人來的提醒了,他只能仰望神,因此那爭戰和危機是更大的。但自古以來,又有多少人會在成功後,更儆醒更謙卑,反倒是因而犯錯甚至晚節不保的大有人在。

  回顧基甸的錯失,或者不必太過驚愕,倒是可藉此一探人性的軟弱,引以為鑑,使自己知所措履。 聖經說惡者遍地遊行尋找可吞吃的,因此,基督徒在其一生中,如何保持儆醒,是最重要的課題。你覺得自己儆醒嗎?如果連基甸都會犯下這麼嚴重的錯,我們所以為的儆醒是真儆醒嗎?讓我們就來藉基甸的例子,思想如何保持儆醒!

三、我們的反省

  首先,儆醒是無法靠自己小心來儆醒的,因為這樣只會把自己弄得草木皆兵如驚弓之鳥,神沒有要我們過這樣的日子。而且靠自己也很容易受惡者的欺騙。因為靠自己的儆醒,常會訴諸自己的感覺來判斷,這是很危險的,因為撒但會欺騙你的感覺。比如說:我們常會用平安不平安來判斷事情該不該做,這是很主觀的。不是神給的平安不可靠,而是我們的感覺不可靠,會被惡者利用來矇騙我們。因此靠自己儆醒是最容易上撒但當的。神也說,若不是耶和華看守城池,看守的人就枉然儆醒。我們需要的是靠神儆醒!

  在重大事情的當口,我們需切實求問神、等候神,讓神的靈神的話向我們顯明祂的心意,因此,儆醒與否不能憑主觀的感覺來認定,他必須是可量度的,是我們可以用客觀的檢驗來量度的。

  這就回到我們和神的關係上,我們每天用多少的時間親近神,時間是可量度的;在親近神的當中,我們用多少時間禱告,這禱告是切實進行的嗎?因為有時我們禱告會心不在焉而消耗許多時間,切實的禱告也是可量度的,這切實有多少自己最清楚。再者是多少時間讀經,也是可量度的。最後非常重要的,用多少時間默想神的話。

  默想的操練,是基督徒不可或缺的,至於如何默想,可參看美景期刊第66期中的〈關上門的信仰生活〉一文,內中有較詳細的說明。如果你每天用五分鐘切實禱告,五分鐘切實讀經,五分鐘切實默想,十五分鐘在一天看來不多,但一年下來就很可觀了。屬靈的操練持恆最難,從每天少少的五分鐘開始,比較不容易因為需太長時間而卻步,較能維持長久。這5╳3就是可量度的,每天有就是有,沒有就是沒有,不是憑感覺。這種可量度的屬靈生活才能幫助我們儆醒。

  幾乎所有基督徒,生命能成長皆基於此,而生命不成長也肇因於此。要想勝過惡者各種巧計的引誘,靠自己小心是撒但對我們最大的欺騙,我們必須靠神,也就是依據可量度的儆醒過每天的生活。

  愈是年資久資歷老,愈覺得自己是站得穩的,更要小心,因為爭戰愈大。對基甸而言,不會有人在當時比他對以色列人更有貢獻、更得人信任。當大家情願照他所吩咐的把戰利品交出來時,意味著除了神,再也沒有人夠資格對基甸提出建言或質疑,而相對地,基甸也只有直接從神得指示了,這不是更可怕更須儆醒謹慎嗎!?可見,我們終其一生到老,都需要主救我們脫離各種可怕的試探,因此,儆醒是一輩子的事,甚至愈到晚年須愈靠近神愈儆醒。

四、神對我們的心意

  再者,我們要思想的是,神為何不阻止基甸,或讓基甸能將功折罪,而讓他在這樣毫無自覺的情況鑄下大錯?畢竟他實在對以色列人有功。

  首先,將功折罪這件事是人從屬地的觀點來看的,在屬靈生命的領域裡,沒有將功折罪這種事。不是神無情,而是神要我們和祂的關係,永遠是現在進行式,我們才會儆醒。過去的成功,過去的好,不表示現在就會好,除非我們現在也一樣倚靠神。過去屬靈與神有美好的關係,不代表現在就屬靈不會出錯,與神同行儆醒是需要時刻的,所以只有現在進行式,神要我們時刻倚靠祂而活。一方面儆醒,二方面這也是神的恩典,因為這樣我們才能天天更新,天天領受祂新的恩典。

  〈以西結書〉十八:21-24更說到:「惡人若回頭離開所做的一切罪惡,謹守我一切的律例,行正直與合理的事,他必定存活,不致死亡。他所犯的一切罪過都不被記念,因所行的義,他必存活。主耶和華說:惡人死亡,豈是我喜悅的嗎?不是喜悅他回頭離開所行的道存活嗎?義人若轉離義行而作罪孽,照著惡人所行一切可憎的事而行,他豈能存活嗎?他所行的一切義都不被記念;他必因所犯的罪、所行的惡死亡。」不是神無情,而是神要我們儆醒才能天天蒙恩。

  神為什麼許可這事發生?我想神把這樣的事毫不隱瞞地放在我們面前,祂當然有一個很重要的心意,那就是要我們前事不忘後事之師,不要再重蹈覆轍。聖經許多人事的故事,一來可助我們更認識我們的神,二來可使我們受警戒,不再犯同樣的錯,否則我們讀聖經有什麼意義呢?

  我們要學習過天天歸零的屬靈生活,不是對神的認識及與神的關係歸零,而是因親近神,而能天天被神調整看自己的眼光,而看得合乎中道,不以為自己是誰,不以為自己能做什麼。這樣的歸零需來自儆醒的與神的關係,再次強調,這關係是可量度的,不是憑主觀感覺的。

  這樣的儆醒也必帶來美好的祝福。〈羅馬書〉十二:2說:「不要效法這個世界,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,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、純全、可喜悅的旨意。」要想不被邪淫的世界所染,就必須儆醒,有更新的生命,因為生命更新了才有能力查驗,什麼是神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,而不被世界蒙蔽,不被自己蒙蔽,不上撒旦的當!

回主日信息目錄>>

網頁點閱次數   資管小組
地址:116台北市文山區育英街63號
Tel:886-2-2931-4144  Fax:886-2-2931-6791
Addr:116 NO.63 YUH-ING ST. TAIPEI TAIWAN R.O.C.